有家长感慨,现在的玩具功能越来越复杂,也越来越贵,自己以前玩的“骨头子”、毽子等简单而便宜的玩具,现在反倒不好找了。
高科技玩具到底适不适合孩子,网络上有不同的声音。网友Nancy认为,所谓高科技产品,其实不过是一些电影、电视的衍生品,不需要孩子动脑动手,对孩子的发展并没有好处。
网友小果妈妈也认为,家长觉得有好处的玩具,宝宝并不一定喜欢。她说:“小果今年1岁半,他最喜欢的玩具是可以扔来扔去的小红球。尽管我给他买了一些带有字母和数字的积木,来帮助他认数字和字母,但我发现,小果对这种‘寓教于乐’的玩具不太感冒,更喜欢那种纯粹好玩的、自由度高的玩具。”
对此,囡囡妈表示赞同:“我一个朋友的儿子两岁半,对于那些电子认字板、教授英文发音的学习机热度不会超过3分钟,而一个简单的拼图则可以玩上好几天。我家宝宝最喜欢的玩具是积木,因为自由度高,想摆成什么样就摆成什么样,给孩子无限想象力,小孩子就喜欢这种可以‘搞来搞去’的玩具。”
也有不少网友表示,给孩子购买高科技玩具并非为了攀比或学习,而是希望孩子和同龄人之间有共同语言,“孩子们现在玩的都是高科技玩具,你的孩子不会玩,别的孩子会不会把他冷落在一边?”
【业内声音】
无论什么玩具家长都应参与其中
●王艳杰,乐高玩具华北区负责人
高科技玩具有好的一方面,但不能因为是高科技就捧得很高。无论什么玩具,在玩的时候家长都应参与其中,机器的东西毕竟不具有思维,应有人性化的参与。
家长在选择高科技玩具时,要注意避免给孩子造成思维定势的习惯,可以拼装、能让孩子不断思考的玩具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。
【专家观点】
玩具本身没问题,关键是引导
●谢宁,学前教育网主编
随着时代的发展,玩具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。一个好的玩具应在功能上存在某种待开发的价值,例如一些拼插玩具,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建构各种模型,而不只是制造商完全设计好的。玩具作为孩子游戏的载体,关键是能够引发孩子与之互动,激发孩子的某种潜能或与孩子产生情感依恋,从而带给孩子安全感。
如果孩子在科学领域方面感兴趣,而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玩具可以作为孩子探索开发的工具,例如,飞机如何起飞?小汽车如何在遥控的控制下自如地运动?给孩子提供有意义、有价值的探索材料,也同样利于孩子的发展。
家长在引导孩子玩玩具时,要注意培养孩子创新的意识,不仅仅是按照玩具制造商指定的说明,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在遇到任何事物时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,而不是被模式化,从而养成独立的思维习惯。
家长对孩子的支持也同样重要,例如有的孩子喜欢拆装玩具,有时又无法安装,此时家长不要责备孩子,如果孩子喜欢,家长可以提供一些便宜的、有一定难度的玩具,让孩子探索。
总之,玩具本身没有问题,关键是教育者如何引导孩子去探索、去开发。